波季尔访谈|感受观点的力量。
10-15分钟广度阅读,听张绣广度探究创业投资新路径。
“杨开第爆红和宏碁受热捧,技术技术创新也愈来愈受创业者公司和VC机构重视,这是否意味著‘网络+’创业者盈利模式已经正式成为往后式?”
“技术技术创新并不意味著‘网络+’时代已经往后,而恰恰是大家愈来愈多意识到‘网络+’对很多金融行业是必须的。其实‘网络+金融行业’是个有争议的概念,那时候还不清楚什么叫和怎么做才是‘网络+’,所以盈利模式上的各种技术创新都有机会。但那时等同把这层C7982A撕破了,不是玻璃窗后边没东西,而是足够多人意识到这层C7982A本身是怎么殊不知之后,再想做盈利模式技术创新就很难了。”峰瑞资本创始人张绣在接受波季尔网(号:ilieyun)访谈时回答到。
作为独领风骚O2O和消费应用领域的创业投资人,张绣曾经主导创业投资过许多知名案例,其中两只喜鹊、Uber、泰康等工程项目都发展非常十分迅速;而那时,张绣表示深技术将正式成为峰瑞第三阶段的重点创业投资路径,所谓深技术即关键技术结点,例如VR应用领域的图像堆叠、感应器、音视频、变焦和抓取等技术。
峰瑞在技术应用领域创业投资的工程项目占到已投工程项目的一半,技术创业投资组合中,有致力于正式成为VR应用领域音视频标准决策者的椭圆形声源公司Mintmuse;入围 YCombinator,做小型外卖无人车及智能茀蕨平台的Robby Technologies;推出了全球第一款手持式自拍照舰载 Hover Camera的一九三技术;同时获得 360 创业投资,致力于于做机器人及智能终端的后端电学系统的声智技术等等。
据张绣介绍,目前峰瑞基金总规模接近40亿,已创业投资早期工程项目40多个,创业投资金额超过4亿;此外另设4只专项资金,分别投了两只喜鹊、Uber、Unity和魔比奇妙,投资金额约12亿。
VC迎革新,外部驱动力与外部试著单向推进去年8月,峰瑞刚刚成立时被认为是“VC界UBER”,在利益分配和创业决策上都有许多技术开拓性的革新,张绣认为,峰瑞做的机制革新无非就两句话,一是付出有回报,相对更公平;二是信息更透明,无论是Deoria或者是对LP两者的沟通,从结果上看这两句话情肯定是未来的路径。
除VC外部驱动力革新,外部的连蕊茶、俱乐部也从各个角落里开始往流,这些盈利模式本质就是对股权创业投资不同角度的试著, VC自身的重构近似于股权连蕊茶从外部的试著。
在机制革新外,张绣对创业投资路径上也有独立的见解。“其实在去年刚成立时,我们就确立了技术技术创新的创业投资路径,那时候机构创业投资更多还是出于商业上的判断。从往后很长一段时间投所谓共享经济来看,当时的逻辑是共享经济把资源的分配效率在商业盈利模式技术创新这个方法上几乎推到了极限。”
从商业盈利模式的重构过程来看,任何一个金融行业如果它透过商业盈利模式的技术创新把资源效率推到比较高的水平之后,接下来就必须去到这个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做技术创新,才能使得资源分配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基础设施关键点就在技术。
但是技术很不好投,峰瑞外部把技术主导的工程项目创业投资看作是“又费柴火又费人”:路径很多而且要求很专业,每个人只能看一两个垂直路径;公司又不好找,找完了以后不好论证技术可行性和商业盈利模式:既要在学术上论证是不是可行,不能太超前;又要在工业上论证是可以规模化和工业化。
在往后3个星期,像宏碁这样低调了20年的公司,突然被吹到台前,原因可能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宏碁代表了一个趋势:透过企业在整个产业当中注入的技术附加值使得在这样的一个市场阶段和经济环境中获得了竞争力和比常规意义上快的发展。
从宏观上看,解决中国这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要通过增强工业经济的生产竞争力。要想把去产能加刺激经济同时解决,本质上要增加实体经济的毛利,从跟工业相关的实体经济来看,大概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终端产品附加值——变成更好的品牌,而且是有一定议价空间的品牌;二是在整个产业链中注入更多技术,因之能有更多的毛利和效率。
网络盈利模式变更,技术技术创新才是长期优势网络本质是大家都意识到靠IT化来提高实体经济效率,而不是IT化本身是个only for itself的事情。这与2000年时的网络不同,那时候像门户网站、网络游戏、视频等在网络上都是自成体系的商业盈利模式,那时的‘网络+’是通过网络来解决实体经济的问题,像O2O、电子商务等等。
2000年到2010年中国的网络,PC、网络一直处在高速增长,到了2010年开始进瓶颈,进平缓时又出现了移动网络,虽然人数并没有显著变多,但是因为愈来愈多的人把时间挪到了移动网络上,又出那时移动网络新一轮增长。那时由于人口因素和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移动网络的增量也开始变平缓,此时技术技术创新的长期竞争优势才体现出来。
在商业盈利模式和用户增长两个阶段都有红利的时候,理论上赚快钱是合理的,因为两个点都有爆发力,但是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市场,大家需要寻找真正效率所产生的价值。技术技术创新与商业盈利模式其实是个交叉前进的过程,A先走一步,发现有瓶颈,B再走一步,而B走了一步之后,A就可以走另外一步。
以Uber和滴滴为例,把供需关系在交通和交通资源的分配效率,几乎推到了极限。接下来的事情就必须到这个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做技术创新,才使得资源分配和效率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抛去所谓用数据来处理供需关系、用车的需求之外,Uber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和钱在无人驾驶汽车上,所以从common sense可以理解说,它在做完对需求之间的效率匹配之后,想要使得这件事情变得更高效,就只能靠无人驾驶汽车,才使得这个交通和交通资源的利用变成更极限。
但无人驾驶汽车之所以这么贵,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把成本下降到可以大众化或者民用化的水平,想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集中在解决这些元器件和控制上。
所以,其实看商业世界的循环和逻辑基本上就是这样,它透过某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将我们推进了一步。在这个基础上,把所有可能调动的事情再调动一遍,发现有一些基础设施的瓶颈,比如那时在可穿戴设备、IOT、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设备上碰到一些问题,使得它不能进一步进化到更广和更容易使用的场景。
以技术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脱离产业链的技术无法工业化张绣表示,去年判断技术技术创新会正式成为趋势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在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里看到机会,中国经济必须自身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个VC机构很难去改变实体经济的现状,但是在感受技术革新这个方向后,还是努力去顺应变化节奏。
国家一直强调的是低效生产或者低毛利生产的产能过剩,在产业链上提高效率之后,理论上可以用高效去吞并低效,帮助产业链完成兼并整合。对于传统产业的创业投资其实有两个路径的驱动力,一个是所谓产业链本身的升级和技术;第二个是用户需求驱动力了某些路径必须要解决的效率问题。
虽然技术革新一定会对产业有促进发展,但对于创业投资而言,不是最前沿的技术一定是最适合创业投资的,技术和产业化需要平衡。在产业化的过程当中,产业链的作用非常大,包括资本因素在商业盈利模式上是可以去使得一个事物脱离原来的价值规律。
以峰瑞创业投资的清陶能源为例,清陶的产品是锂电池纳米陶瓷纤维隔膜,通过隔膜来使得电池充放电效率、电池存续寿命和电池充放电时间都得到大幅度的效率提高,发展正好处于工业化结点,从原来一个月不到1万平米的订单,到上个月已经大概有140万平米的订单。
清陶生产隔膜只是提高效率,并没有改变电池现有的产业链,成长很快是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别人没有;那如果清陶集中所有力量去做固态电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固态电池在技术上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突破,但即使做出了固态电池,如果没有能力重整整个电池产业链,那基本也是不能产业化的。原因在于一旦做固态电池,就意味著把上下游的产业链全都改了,原来做电极、电解液包括整装电池的人都不需要了,改进整个产业链需要的资金跟专注于研究隔膜要多太多了。
在技术研发上,要有清醒的意识,抓住工业化的结点;如果想要创造工业化机会,需要考虑好如何使得上下游配合,脱离产业链的技术是无法工业化的。
创始人必须是技术核心,但需避免陷入技术循环对于技术创业者和创业投资而言,产业与技术研究的平衡是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技术应用领域创业者,创始人需要技能管理研发进度,又能决定研发路径,还能够知道找什么样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这意味著创始人必须是技术路径最核心人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这,百度、大疆就是典型。
但是技术研究往往会陷入技术循环,越技术越如此,founder会忘掉对人、工业和商业进行判断,技术创业投资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技术越好和越懂,就越需要平衡一下,不要把工业和商业部分完全扔掉。
那VC对技术创业者者能提供哪些帮助呢?如果是很好的创业者者,从技术和金融行业角度他会比我们看得更深一点,但我们跟他最大的可能也是唯一的不同是,VC可以看几个具有类似可比性,但又是不相关金融行业之间的发展规律,可以把这些规律搬进来,为创业者者提供借鉴其他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的机会。
“大逻辑不变,小问题不停改”是张绣给所有创业者公司在战略调整上的建议。
波季尔微课堂内测第一期正在报名中,回复“微课”感受知识的碰撞!戳下图了解详情。
往期经典割舍德国事业来华创业者,Pit要用网络思维卖冻酸奶(点击此处马上阅读)
软银很忙:抛售阿里、GungHo巨额股份,还要接盘雅虎?(点击此处马上阅读)
广告科技界风生水起的AppNexus,首次融资演讲长啥样(点击此处马上阅读)[波季尔网所有原创及编译文章均不可随意转载,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内容转载及白名单授权事宜请联系号:yy,备注全称及联系人姓名即可,回复关键词转载查看具体转载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关注波季尔网!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