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企业注册改为认缴制对企业是一大利好,有助于企业降低注册成本,“这基本上是自贸区政策的延续。” 杨深来 澎湃资料 中国对外商投资放松管制的努力,首先在工商登记层面启动。 6月24日,商务部官网公开发布的《商务部关于改进外资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称,决定取消对外商投资(含台、港、澳投资)的公司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和出资期限的限制或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外,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 上述《通知》明确,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由公司投资者(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并在合营(合作)合同、公司章程中载明。 这意味着,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的适用范围,已经扩大至外资企业。 此举是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力推贸易便利化诸多努力中的一小步。 去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挂牌后,率先推行企业注册认缴制,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确定由公司股东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以及出资期限等。 这一改革举措在今年被大范围推广。3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中,就采用了认缴制,但当时适用范围仅限于内资企业。 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律师于炳光告诉澎湃记者,外商企业注册改为认缴制,对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有利于企业降低注册成本,“这基本上是自贸区政策的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商务部在《通知》中还提到,公司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比例,仍需符合《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及其他现行有效规定。 “投注差的存在,是为了限制企业借用外债。”于炳光说道。 “投注差”指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差额。按现行有关外债管理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借用的外债规模不得超出其“投注差”。 附《商务部关于改进外资审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点: 1. 取消外商的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和出资期限的限制和规定,由公司投资者自主约定 2. 除国家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规定外,取消外商投资企业最低注册资本限制 3. 《暂不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行业》注册资本出资仍按现行规定 4. 公司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比例仍需符合《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及其他现行有效规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