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募基金报本报记者 李树超
在净资本束缚的大趋势下,数家公募基金子公司早已悄悄开启了注资暴力行动。当中,大商业银行系母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的注资暴力行动十分“亮眼”,税务商业银行和建设商业银行母公司公募基金的子公司各在去年第二季度注资10亿,乘势正式成为金融行业注册资本金最多的三家公司。
三大行母公司公募基金子公司“10亿注资”来援
从北欧国家信用重要信息申报控制系统申报由此可见,宝盈公募基金母公司子公司——宝盈资本管理工作十分以下简称公司,早已在去年5月8日注资10亿,注册资本本氏原本的5000多万元减少到10.5亿。
自在此之前的股东内部结构和出资重要信息看,宝盈资本股东由宝盈公募基金、海通国际性(我国)十分有限公司三大股东形成,出资比率分别为51%、49%。虽然2014年2月28日后税务只申报股东联系电话,出资重要信息由民营企业另行申报,而宝盈资本仍未公布出资情形,因而,本次注资后股东出资的数额和比率也未确定。
图1:税务申报宝盈资本注册资本金更改重要信息截屏
表1:宝盈资本2013年股东内部结构及出资重要信息
,做为工银瑞信公募基金的控股子公司子公司,工银瑞信股权投资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也在去年4月21日更改了注册资本金,将在此之前2亿注册资本金更改为12亿,反之亦然注资了10亿。
图2:税务申报的注册资本金更改重要信息截屏
表2:工银瑞信公募基金为子公司的历次注资情形
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在去年8月注资8000多万元,银河资本资产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去年11月注资4800多万元,鹏华资产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也注资了5000多万元……除了上面这些吸引眼球的大商业银行母公司的公募基金子公司注资外,公募基金君还从税务申报上发现,现在18个月的过渡期早已过了1/3,在合规要求下,公募基金子公司早已开始了“注资潮”。而宝盈资本、工银瑞信股权投资各10亿的注资更是将这次“注资潮”推向了高潮。
注资10亿可以撬动多大规模?
公募基金君采访了几位公募基金子公司人士,不少人对“10亿”的注资感到“艳羡妒忌恨”。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子公司人士说,商业银行系的公募基金子公司就是“财大气粗”,一下子就可以注资10个亿,是他们原本资本金的好多倍。之前金融行业有4亿资本金的公司,现在他们一下子注资10亿,在业内肯定是数一数二了。我们公司近期也注资了,虽然和股东谈了好几轮,但减少的资本金只有不到5000万,可以维持和支撑的通道规模并不大。
在净资本束缚下,未来主要还是向主动管理工作转型,比如做股权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项目等。这些项目占用的风险资本不多,而且管理工作费收入也更高一些,但过去的依靠通道业务“躺着挣钱”的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未来更多需要公司的实际投研能力和主动管理工作能力去发展。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子公司内部结构融资部负责人则给基金君算了一笔帐,让我们知道10亿资本金可以做什么。
具体来说,需要看子公司以什么类型的业务为主,因为公募基金子公司不同业务计提的风险资本金是不同的。比如说,下图“一对一”的专项资产计划就是通道业务。
图3:公募基金专户子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表截屏
按照监管规定,通道业务要求的风险资本并不低,假设平均系数是1%(1%系数是举例,容易计算,但金融行业内的平均系数并没有权威数据),那么公募基金子公司1亿的资本金只能做100亿的通道业务,这对通道业务来说可以撬动的规模太小了。如果要维持目前公司数千亿的规模,也意味着公募基金子公司需要减少数十亿的资本金。
因为通道业务主要是靠走量来赚钱的,如果按照金融行业万分之一的管理工作费收入来说,100亿的规模对应子公司也只是100万的管理工作费收入,只有把规模做到上千亿的规模,有上千多万元的管理工作费收入才算可观,对公司才更有价值。
所以说,按照上面的举例,即便公司注资10个亿,如果都用来扩张通道业务规模,也仅仅能够匹配1千亿的通道业务规模。但如果做股权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虽然风险计提更少一些,管理工作规模就可以更加放大一些。
上面是理论的算法,对子公司实际规模会有什么影响呢?
现在没有最新的第二季度的权威数据,但公募基金君从我国公募基金业协会申报的数据看到,虽然注资在时间上有前有后,但不少商业银行系子公司一年以来的专户管理工作规模确实是增长显著,而注资较少或没有注资的子公司管理工作规模正在迅速萎缩。
从协会申报的有可比数据的子公司看,截至2017年一季度,宝盈资本管理工作十分以下简称公司的专户管理工作规模为4892.3亿,同比规模增长53.85%,规模增速高居首位,规模排名由一年前的第8位上升为第4位;
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股权投资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专户规模也分别增长1273.02亿、887.05亿,规模排名分别为第3位和第7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工作十分有限公司在一季度末规模为4423.53亿,同比规模减少了3732.47亿,萎缩45.76%,无论在萎缩规模还是萎缩幅度上都是最大的。从税务申报上看,该公司在2013年的注册资本金为1.25亿,截至目前并没有资本金的更改重要信息。
图4:税务申报的股东和出资重要信息截屏
表3:公募基金子公司专户管理工作一年规模增速变化
大举注资源于风控要求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2日,证监会就正式下发并公布了《公募基金管理工作公司子公司管理工作规定》、《公募基金管理工作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工作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工作暂行规定》(下称“子公司新规”)。
根据新规对于风控规定的要求,公募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新规还首次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持股比率不得低于51%。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新规要求,新规自2016年12月15日起施行。专户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第十条规定标准的,给予18个月的过渡期。自规定施行后第12个月、第18个月,专户子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的比率应当分别不低于50%、100%。
曾有业内人士断言,在上述净资本束缚下,摆在2017年公募基金子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注资,不排除出现多起大举注资情形。
而如今,大举注资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公募基金经理对此评价说,自从子公司新规后,北欧国家对子公司的监管越来越严了,原本经常产生公募基金子公司1亿的资本金,却撬动几千亿专户规模的现象,而且公募基金子公司规模反超母公司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在新规的影响下,子公司要想满足监管要求:一是主动降规模。主动将到期产品不再续约,削减不合规、不符合风险资本要求的业务管理工作规模,并主动开展公司的业务转型,将占用风险资本较多的通道业务转换为占用较少的主动业务,如资产证券化、股权股权投资等领域。
二是子公司注资。一般需要公募基金公司通过股东注资再向子公司注资的形式,满足新规对子公司风险资本的要求。
从目前的进展看,有的公司早已拿出“真金白银”为子公司注资了,这类公司的规模大概率会维持在高位,而没有注资、通道业务占比过高的子公司,未来可能会继续面临主动降规模的过程,直到在新规施行的各阶段都满足各项风险控制指标。
“我国公募基金报:报道公募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国公募基金报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