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字章”评估体系的完善以及中短效期财产险产品新政的实行,使不少中小型险企面临着信息流困局,为了补充资本金,注资风潮随之不断涌现。
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剖析各大汛企的申报材料发现,今年以来,已有21家险企实行了注资,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保险销售业务公司,注资金额合计约245亿。当中,注资体量最大的是承德人寿保险销售业务,高达50亿。
险企注资集中加速
下半年的注资潮更为显著。
11月中旬,中国保监会核准同意奈良身心健康保险销售业务金润庠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注资后,奈良身心健康保险销售业务金润庠公司注册资本从9.17亿港币更改为15.17亿港币。
,11月22日,中国保监会对外披露,浦东蔡万霖注册资本本氏16亿更改至30亿。对此,浦东国泰人寿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本次注资是同比率注资,因近几年低收益卢吉夫销售业务成长迅速对资本金产生了一定的耗用,为进一步提高经营方式实力,股东决定提前注资。
这已经是浦东蔡万霖近年来第二次注资。公开资料显示,浦东蔡万霖本名蔡万霖,是两岸首家合资企业保险业务公司,总部坐落于上海。
依照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统计,注资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保险销售业务公司。相比上半年的8家注资总值约95亿,现阶段出现了21家、约245亿的注资总值,加速显著。
依照中国保监会于此年10月10日得出的核准,在成功注资50亿后,承德人寿保险销售业务的注册资本更改为55.32亿。当中,上海信达综合股权投资配售5.4万股,上海金昊房地产配售4.2万股,上海中央商务区股权投资配售4.0万股。三家公司为承德人寿保险销售业务股东,持股比率注资前后没有变化。
承德人寿保险销售业务则表示,2017年是为“调整产业发展前两年”,将会填充银保趸交销售业务体量,狠抓产业发展银保、银保尾韵、经代和收展等高价值类销售业务;持续强化销售业务产品品质管理,确保继续率达到年度目标;积极扩宽股权投资渠道,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努力提高股权收益。
华东一位保险销售业务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当前险企注资的主要其原因有两种:第一,为公司收缩销售业务提供资金,提高资本充足率、抵挡风险;第二,出于公司治理变动注资。即更改股东权益、董事会选举权、经营方式拥有权等。“现阶段的注资绝大多数都属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公司去年也进行过注资,注资的其原因是,由于销售业务收缩较快,耗用了相应的资本金,考虑到未来销售业务产业发展的速度,需要提前做好资本金准备。”
部分险企借款救急
自偿字章试运行以来,不同风险的销售业务对资本耗用不同,尤其是销售业务风格激进的一些中小型保险销售业务公司和新型保险销售业务公司补充资本金压力显著。
浙商财险今年二季度末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与综合资企业本充足率分别为45.4%、90.79%。资本充足率不达标,风险综合评级为D。中国保监会决定对浙商财险采取三项监管措施,第一,责令增加资本金,完成注资扩股工作;第二,总公司及分支机构停止接受非车险新销售业务(包括直接保险销售业务销售业务和再保险销售业务分入销售业务);第三,停止增设分支机构。9月20日,浙商财险获得了中国中国保监会同意注册资本增加到30亿港币的核准文件,浙商财险资本充足率警报解除。
10月30日,中保协对外披露的浙商财险三季度资本充足率报告显示,浙商财险综合资企业本充足率充足率上升至328.34%,核心资本充足率充足率上升到268.34%,满足监管要求。
虽然绝大多数险企今年完成了注资,度过了危险。但仍有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等6家暂未获得监管核准。长期陷入资本充足率不足的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在注资扩股未见进展的情况下,现阶段采取股东借款等方式进行支持。
11月21日,中保协对外披露,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大股东鸿商集团再向公司提供810万元借款。这已经是今年以来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第八次借款,累计金额超过1.2亿。对于借款其原因,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有公告显示,主要是由于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现阶段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并已经出现流动性风险,鸿商集团向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提供借款。借款资金用于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
依照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三季度资本充足率报告,今年三季度,资本充足率下滑至-2776.16%,成为保险业务公司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一家公司。由于长期没有开展新销售业务,今年三季度保险销售业务销售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为-0.2亿。
对此,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也在三季度资本充足率报告中则表示,中法人寿保险销售业务则表示,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有:资本充足率不足,已经低于监管要求水平;流动不足,自2005年成立以来,资本金从未得到过补充,因持续亏损,资本金已经耗用殆尽,今年4月已经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情形;人员不足,因为公司资本充足率不足,经营方式费用管控,导致人员流失,招聘困难,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无法保证履职的风险。
不过注资潮涌的同时,一些股东虚假出资、循环注资以及资本不实等问题也在发生。
今年年中,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2017浦东论坛”上提及,保险销售业务业存在资本不实的问题,导致资本充足率失真,与市场准入退出和资本穿透监管还不到位有关。
(来源:21世纪末中国经济报导)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