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中钞消费金融阔别8年注资,更有颈部政府机构拟不计成本注资
较之七年前的注资规模,中钞消费金融的股东这次变得太“小气”。
发表文章 | 冬弥
公司出品 | 消费金融电视频道
从2013年迄今,中钞消费金融的首轮注资终于谈妥。近期,市场监管核准中钞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从8.5亿港币减少至10亿港币。
年末以来,本行消费金融公司注资姿势频密,颈部政府机构更是边收缩资产规模边扩展注册资本金,中钞消费金融注资自然也是为了销售业务收缩需要。据「消费金融电视频道」了解,目前某颈部消费金融公司也著手注资,注资规模较大。
中钞消费金融此轮注资额仅为1.5亿,七年前首轮注资Lizier5.5亿。由此可见,中钞消费金融增长势头沙唐瓦县,注资凌桥口气导入国际消费金融公司葡萄牙毕尔巴鄂、联想控股、恒隆等七名股东,正式成为当时消费外汇市场中引入股东家最多、涉及数额最小的多宗交易协定。
中钞消费金融在晚期也经历了业绩预期高亮度关键时刻,曾一度正式成为国内最小的消费金融公司,大股东华夏银行对其打入冷宫。随后销售业务粗放式管理导致风险积攒,相继被市场监管行政处罚,业绩预期开始走下坡,迄今规模和业绩预期也仍居最早开张的三家消费金融公司顶部。
大股东控股权减少
早在去年,中钞消费金融注资就已释放出来讯号。华夏银行曾发声明称监事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参予中钞消费金融非常有限公司注资凌桥的提案》,拟出资7500万元参予中钞消费金融非常有限公司注资凌桥。此外,还一致同意授与中钞消费金融授信60亿。
从注资后的认购结果看,北银消费金融第四位股东华夏银行出资3.75亿,出资比率37.50%;Pardoux集团股份非常有限公司出资2.025亿,出资比率20.25%;毕尔巴鄂消费金融非常有限公司出资1.7亿,出资比率17.00%。
较之注资前认购35.29%,华夏银行对中钞消费金融的认购比率上升。但从注资规模看,中钞消费金融的股东似乎不如给力,八名股东总计注资不到2亿,这另一面或者部分股东不看淡中钞消费金融的市场前景。
今年,消费金融公司纷纷注资,尤其是颈部消费金融公司注资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出于资产收缩的考虑。同时,注资也侧面反映股东看淡消费金融公司的前景,愿意出资支持做大做强。
近期,刚开张半年的苏银消费金融完成333%的大幅注资,注册资本由6亿正式增至26亿,注资后它的注册资本仅次于招联、蚂蚁、捷信、平安、马上、中邮消费金融。
据「消费金融电视频道」统计,30家已开张的本行消费金融公司中至少有20家减少了注册资本,近期颈部政府机构招联更是把注册资本增至100亿,正式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规模最小的政府机构。此外,增幅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有马上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钞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水平,在行业内属于中下游。
同样,作为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钞消费金融的业绩预期也不尽人意。2021年半,中钞消费金融总资产96.94亿,净利润约2424万元。从2016年以来,中钞消费金融的年利润一直未过亿,远不如六七年前的盈利水平。
与颈部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预期较之,中钞消费金融落后一大截。招联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达1298.43亿,营收73.9亿,利润15.42亿。
兴业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520.6亿,营收38.69亿,利润10.2亿。
中邮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365.4亿,营收24.87亿,利润7.9亿。
中银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378.9亿,营收23.48亿,利润5.32亿。
马上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达570.2亿,营收46.24亿,利润4.41亿。
捷信消费金融上半年总资产377.5亿,利润2.2亿。
即使与腰部消费金融公司较之,中钞消费金融的资产规模都差距悬殊。今年上半年,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271.5亿,中原消费金融总资产238.6亿,长银五八总资产142.75亿,哈银消费金融总资产138.86亿。
由于消费金融销售业务属于典型的小额分散模式,只有规模做大,才能降低成本,形成可观的利润,而资产规模受限于资本规模和杠杆水平。中钞消费金融产品再多、风控做得再好,规模终究难以上去,毕竟它的注册资本仅为10亿。从中钞消费金融的股东背景看,可谓阵容豪华,但为何没有不计成本注资支持,不得而知。
难回巅峰
以本行消费金融行业的天价罚单为界限,中钞消费金融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业地位。在开张后的五年间,中钞消费金融业绩预期一路上升,资产规模迅速收缩,正式成为市场的焦点。
它曾在规模上远超其他几家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大于同期开张的捷信、中银、锦程消费金融三家资产规模总和。但在消费金融公司越来越多,互联网金融兴起之时,中钞消费金融反而掉链子,风险暴露,被市场监管重罚。
2016年6月,中钞消费金融因违规发放贷款等问题被北京银监局罚款150万,自此早年间盲目收缩、风控疏松的漏洞彻底暴露出来。例如,中钞消费金融曾向多人发放总计上千万消费贷,实际上该批贷款被房地产公司和他人挪用。2016年,华夏银行年报显示,中钞消费金融亏损高达13.49亿。
2017年9月,北京银监局继续公布对中钞消费金融公司的行政行政处罚信息,这次罚单创了记录。中钞消费金融被罚900万元,总经理、两名副总经理及一名销售业务负责人均被行政处罚,其中两人被禁业。
至于行政处罚缘由,中钞消费金融的贷款和同业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并超经营范围开展销售业务、提供虚假且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开展市场监管叫停销售业务等。也是从那时起,中钞消费金融涉及的拉人头骗贷丑闻正式成为业内谈资。
相继被罚之后,中钞消费金融收敛了销售业务模式,不敢再顶风作案。与此同时,业绩预期也出现了转向,时迄今日未有大的起色。目前,中钞消费金融在销售业务布局上,主要从线上助贷和自营销售业务两个方向开展,助贷与京东金融、小象优品等流量平台合作,但不少消费者称借款含有担保服务,综合息费较高,平台未予提前告知。
自营销售业务方面,中钞消费金融的产品布局广泛,旗下消费分期产品覆盖教育、租房、装修、旅游、抵押贷等场景。中钞消费金融目前主打轻松付和轻松贷产品,其中轻松付包括教育e付、装修e付、租房e付、旅游e付、车险e付、轻松e付。
轻松贷包括居易贷、宅抵贷、尊享时贷、轻松e贷。前者为场景分期产品,后者为现金贷产品,居易贷为业主贷,宅抵贷为房产抵押贷,尊享时贷为优质企业员工、博士贷款。
作为国内首家开张的消费金融公司,中钞消费金融开了个好头,但没做好榜样。如今业绩预期一蹶不振,想扩大规模可能还要面对风险控制、获客等难题。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责任编辑: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