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最近动作屡屡,7月30日,上海晚报本报记者注意到,宝盈圣埃蒂安德近日在上海房屋产权交易所披露了一则注资公告,拟导入不少于5个股权投资人,注资后新股东认购比率不少于10%,股份融资后的宝盈圣埃蒂安德估值少于100亿。做为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资本实力的第四位,宝盈圣埃蒂安德此次注资也被业内阐释为释放了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股份多元化产业发展的信号。在分析人士看来,为金融行业产业发展注入捷伊资本力量,有助于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过如何逐步摆脱对母公司的过度依赖,实现独立盈利,是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需要突破的问题。
宝盈圣埃蒂安德拟注资引新股东
做为非国有大行设立的第一家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也是商业银金融行业第一家以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命名的新型公司,2018年4月宝盈圣埃蒂安德在上海开张,由建行体系内直属单位的7家开发中心和1家研发中心整体公有化而来,注册资本16亿,名列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之首。
从宝盈圣埃蒂安德公布的注资方案来看,此次宝盈圣埃蒂安德拟导入不少于5个股权投资人,且注资完成后追加股权投资人认购比率合计不少于10%,原股东认购比率不高于90%。股份融资方所属金融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第三产业。对此次股份融资,宝盈圣埃蒂安德则表示,募资资本金主要用于全力支持销售业务经营及产业发展战略股权投资需求。
宝盈圣埃蒂安德对拟引进的股东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有意向股权投资人净利润严禁高于港币30亿,或其控股股东净利润严禁高于400亿;有意向股权投资人或其前述掌控人的主营销售业务与股份融资方的主营销售业务不存有根本性竞争关系;有意向股权投资人仅可以其自有资本金参与此次注资;股份结构清晰,且不存有可转换债券基金、信托公司方案、公募方案等股东。此外,有意向股权投资人或其前述掌控人与股份融资方及其前述掌控人中国建设商业银行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的销售业务协同性、关联性,能导入核心技术、情景自然生态、关键数据等产业发展战略销售业务资源全力支持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已与股份融资方或其前述掌控人中国建设商业银行签订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优先选择。
在认购比率各方面,宝盈圣埃蒂安德提到,单一有意向股权投资人拟股权投资本金额对应认购比率严禁高于1%,严禁高于3%,并按每1%股份不高于1亿港币出价,并则表示此次注资所募资资本金总额超出拟追加注册资本的部分将扣除资本资本资产,由新老股东共同享有。值得关注的是,宝盈圣埃蒂安德还明确此次注资后股份融资方董事会共同组成维持不变、董事会共同组成维持不变。对后续注资方案的进展,上海晚报本报记者尝试联系宝盈圣埃蒂安德各方面进行采访,但并未收到澄清。
对注资凌桥的意义,GW2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则表示,宝盈圣埃蒂安德是商业银金融行业内较早设立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也是非国有大行设立的第一家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信息技术能力在金融行业内比较领先。此次注资,意味着宝盈圣埃蒂安德在市场化改革产业发展上再进一步,有可能会导入在互联网等领域有独特优势的股东方。
关于市场化改革产业发展方向,早在2019年12月,宝盈圣埃蒂安德产业发展战略专家王鑫然曾在论坛中指出,宝盈圣埃蒂安德前期80%的重点项目都是服务于瓦理棕,除此以外还有两个重点项目:一是同业输出,二是市场化改革各方面再进一步。希望将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到市场中,这也是当初将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公司剥离出来的长远想法。
宝盈圣埃蒂安德罕见注资也反映了市场对金融创新信息技术金融行业的重视程度,一位非国有大行相关人士则表示,宝盈圣埃蒂安德此举为金融行业产业发展注入捷伊资本力量,有助于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为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股份机构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不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金实现快速产业发展。
金融创新信息技术输出上演争夺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等因素的加快将传统商业银行带离利润高速增长的“舒适区”,在信息技术高速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不可避免地踏进了变革洪流。7月28日,随着农业商业银行“官宣”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圣埃蒂安德正式注册设立,非国有五大行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均已就位。
做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利器”,自设立以来商业银行对各家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的业绩就少有披露,在此次注资公告中,宝盈圣埃蒂安德也披露了设立以来的业绩情况,2018年、2019年,宝盈圣埃蒂安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66亿、32.31亿,净亏损2.64亿、4.72亿,2020年上半年宝盈圣埃蒂安德实现营业收入12.66亿,亏损1.75亿。不过虽然出现亏损,但从此次注资方案中可以计算出,股份融资后的宝盈圣埃蒂安德估值少于100亿。
梳理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的销售业务方向,大多遵循设立初期以服务本行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主,随后逐渐扩展到服务同业,实现技术输出。据上海晚报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已有兴业商业银行、招商商业银行、光大商业银行、民生商业银行、建设商业银行、中国商业银行、交通商业银行、农业商业银行、上海商业银行等11家商业银行布局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
不少商业银行已将产业发展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列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并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最早“入行”的兴业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着墨颇多,而兴业数金的产业发展战略地位也不断凸显,主要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为兴业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输出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上海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北银圣埃蒂安德主要为该行持续提供创新动能,成为该行补充信息技术资源、提升创新和交付能力的重要手段。非国有大行中,工银信息技术自开张以来就在专注智慧政务、风控信息技术产品输出、金融创新自然生态云建设、客户系统托管服务等销售业务。
在于百程看来,设立独立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在制度、人才和激励等各各方面可以更加灵活,更有利于信息技术实力的打造。在销售业务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科技子公司首先都会服务于本行和销售业务合作方,其次也会将解决方案输出给中小商业银行机构等。目前看,各家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分成了内向服务和外向服务,这是由各家信息技术子公司的产业发展阶段和资源能力决定的。
“脱胎”独立运作模式待考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用户对“零接触”金融创新服务的需求达到了最高点,倒逼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迅速全面的金融创新服务,这也让金融创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虽然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信息技术转型的认知程度已经有所加强,但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也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转型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如何更好地实现独立运作也有待探究。
苏宁金融创新研究院金融创新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孙扬在接受上海商报本报记者采访时评价称,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可以和传统金融行业的金融创新项目融合起来,比如风控建模可以扩大小微贷款在餐饮金融行业中的覆盖,物联网金融创新可以提升存货质押股份融资的易贷率,区块链加速保函信用证等申请的效率。而独立运作则需要商业化市场化改革的薪酬体系,一各方面高收入可以吸引市场优秀人才,另一各方面高提成可以激励商业银行奋勇开拓市场。
于百程进一步指出,中长期看,独立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都将展现内向和外向销售业务结合,在输出金融创新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中,除了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还包括BATJ等互联网巨头系,专业第三方金融创新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前两类都具有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各类机构间也将面临竞争关系,如何市场化改革产业发展,逐步摆脱对母公司的过度依赖,实现独立盈利,是商业银行系金融创新信息技术子公司需要突破的问题。
上海晚报本报记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