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夜回到解放后。”
在经历了2015年连续两次注资以及2017年的第二次注资后,珍利公募基金基金注册资本意外退步到了2015年的水平。
据GW2查显示,2020年12月23日,珍利公募基金基金完成了注册资本更改,公司注册资本从11.5亿更改为7.5亿,急剧承购4亿,暴增幅度高达35%。
据珍利公募基金基金税务资料说明,变更前的公司两大股东珍利国际信托公司非常有限公司(珍利信托公司)和北京融晟股权投资非常有限公司(北京融晟)依次出资58650.0多万元和56350.0多万元,各持股51.00%和49.00%,更改后的出资依次减少至38250.0多万元和36750.0多万元,两大股东持持比例未改。
除此以外,珍利公募基金基金控股子公司子公司——珍利(北京)金融资产管理非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于12月14日进行承购,其注册资本从更改前的3亿降到2亿,急剧下降33%。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基金公司出现承购现象殊为少见。特别是公募新政后,公募基金基金子公司更是刮起了半程注资潮。而珍利公募基金基金大股东眼下有鉴于此不排除本身钱紧的可能性,只好“这样一来”。
作为珍利公募基金基金控股股东,珍利信托公司近年来在二级市场股权投资屡屡“踩雷”。因融资方偿付、未能支付债务等纷争,珍利信托公司被迫接掌了多家ST公司。去年8月,珍利信托公司还被深交所公开谴责,因公司拟自行招集的*ST兆新股东大会不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
母公司合法权益类现“软肋”
据了解,在珍利公募基金基金被股东大笔承购背后,公司合法权益类公募基金基金增长迅速,很难跟得上市场监管西南风。
今年12月22日,证监会领导班子传递学习全面落实中央经济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设计明年重点要狠抓的组织工作。当中,证监会明确表示,促进强化多渠道、多支撑点医疗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并行,继续大力推进合法权益类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基金,促进完善各类专业机构股权投资人长周期考评机制。进一步强化股权投资人保护,增强股权投资人信心。
从对来看,由此可见合法权益类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基金在市场监管层心目中的分量。不过,就珍利公募基金基金而言,尽管公司金融资产体量跃上了百亿元支撑位,但母公司合法权益类公募基金基金体量却不足百亿元,公司股权投资“软肋”逼人。
Wind统计说明,截止去年三季度末,公司金融资产体量为1053.1亿,较去年上半年1091.6亿相比,第四季公募基金基金金融资产逆市暴增约39亿,行业排名从38/141后退至40/141。截止2020Q3,包括优选公募基金基金和股票型公募基金基金在内的股混公募基金基金体量仅94.6亿,占比不到三成,仅跌至约9%。
来源:公募基金基金公告
去年5月,珍利公募基金基金就有一只灵活配置优选公募基金基金募集失败。珍利鑫优创在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下,该公募基金基金却因为未能达到募集下限,公募基金基金合同未能如期成立。该公募基金基金托管行为广州农商行。
此前,珍利鑫优创已于2020年3月30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0年6月29日。4月28日,公司决定提前结束该公募基金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时间提前至2020年4月28日,即2020年4月28日(含当日)的有效认购申请将予以确认,自2020年4月29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意外的是,据珍利公募基金基金5月14日发布的公告称,最终因珍利鑫优创未能满足公募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公募基金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公募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公募基金基金备案的具体条件为,公募基金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公募基金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人民币且公募基金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除此以外,珍利公募基金基金在最近一年里还有多达5只公募基金基金宣告清盘,品类依次包括混合债券型一级公募基金基金、被动指数型公募基金基金、普通股票型公募基金基金、偏股优选公募基金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公募基金基金。
12月25日,公司发布珍利中证一带一路主题指数分级证券股权投资公募基金基金清算报告称,公募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已于2020年10月21日表决通过了终止上市有关议案。该公募基金基金自2020年11月5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另据珍利量化小盘去年7月11日披露的清算报告说明,截止2020年5月17日(公募基金基金最后运作日),公募基金基金份额总额为1540万份,公募基金基金金融资产仅1803多万元。按照公募基金基金合同规定,公募基金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日,若公募基金基金金融资产净值低于2亿,公募基金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按照本公募基金基金合同约定的程序进行清算且不得通过召开公募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延续公募基金基金合同期限。
在上述5只清盘公募基金基金中,除了珍利中证一带一路以外,余下珍利增鑫一年、珍利量化小盘、珍利量化多因子、珍利0-1年中高等级等4只公募基金基金均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宣布清盘。其中,珍利量化小盘、珍利量化多因子2只为主动合法权益类公募基金基金。
控股股东频“踩雷”
值得关注的是,珍利公募基金基金以及控股子公司子公司双双曝出大笔承购事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凸显了公司控股股东所面临的窘境。因母公司信托公司产品屡屡暴雷,珍利信托公司前后被迫受让了多家ST公司的股份。
公开资料说明,珍利信托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87年的哈尔滨信托公司股权投资公司,在2002年中植集团介入重组后,珍利信托公司又经过多次股权转让,中植集团的持股比例曾一度高达67.69%。在2010年之前,中植集团一直主导着珍利信托公司的发展。
2010年,经纬纺机以12亿的交易价收购了珍利信托公司36%股权,成为珍利信托公司第一大股东,中植集团则退居第二大股东。目前,经纬纺机持股37.47%,中植集团持股32.99%。不过,珍利信托公司仍深深地打上了中植系的烙印。在外界眼里,中植集团对珍利信托公司的影响更深,而经纬纺机更像是财务股权投资。
来源:*ST兆新公告
截止目前,在珍利信托公司持有的ST公司中,*ST兆新面临退市风险。截止去年三季度末,珍利信托公司持股8780万股,位列公司第三大流通股东之位。*ST兆新截止12月25日的收盘价仅为1.10元。
12月18日,*ST兆新被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标的超6亿人民币。当前,公司被执行人信息5条,被执行总金额超7亿人民币,2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法律风险显示,*ST兆新当前已2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蔡继中已被限制高消费。
去年10月20日,珍利信托公司推出的“珍利-融雅35号集合资金信托公司计划”出现偿付,华普集团作为该信托公司计划的融资人,因无法偿还2.84亿债务被法院裁定将持有的ST昌鱼8000万股股票抵债过户至珍利信托公司。在完成相关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后,珍利信托公司所管理的“珍利-融雅35号集合资金信托公司计划”将成为ST昌鱼的第一大股东,持股15.72%。
二级市场上,ST昌鱼12月25日的股价回落至2.60元。照此价格计算,珍利信托公司上述持股已暴增至2.08亿,较一个月多前浮亏7600多万元。
当中,最惨的要数珍利信托公司2017年受让的尤夫股份(现ST尤夫)。在珍利信托公司入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尤夫股份和实控人则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又因涉及民间借贷纷争,尤夫股份部分银行账户被申请冻结。“尤夫股份”沦为“ST尤夫”,从此股价便直线下坠。
其中,2018年1月17日至5月7日,ST尤夫创造了连续27个一字跌停的纪录。同年7月6日,公司股价从2017年12月29日收盘的32元跌至6元,区间跌幅超过八成。截止2020年12月25日,ST尤夫进一步回落至4.46元。按当天收盘价计算,珍利信托公司持股3061.3万股仅去年来的持股市值暴增超1.3亿。
近日,中国信托公司业协会表示,在新冠疫情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加大风险排查力度的影响下,信托公司行业中偿付风险仍在持续暴露。去年以来,先后有安信信托公司、四川信托公司、新时代信托公司等多家公司接连被采取重大市场监管措施。
在市场监管趋严和转型压力之下,信托公司公司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纷纷谋求注资壮大实力。年内共计有12家信托公司公司注资总额超266亿,同比激增63%,创下近3年新高。在这一背景下,珍利信托公司对珍利公募基金基金的承购行为或许就不难理解了。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