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共同注资约9.42万美元,那实际上倚靠注资就能让上海当代彻底摆脱现如今的困境了吗?
发表文章丨JR
白眉林丨MANGO
设计丨PinZow
在我国电动汽车工业的产业发展历史上,上海当代是一间很不光的公司。再者它是我国重新加入WTO后落地的首家合资企业电动汽车民营企业,海内外股东分别为赫赫有名的长安电动汽车集团公司和韩国当代华晨;另再者另一间2016年销售量已冲破114万台的合资企业车企,销售量连续下跌多年,目前处于逐步被孤立的状况。以良局结尾,以边沿前半段,三种迥然不同的“关注”,让上海当代成为国内电动汽车业不光的存在。
欠佳的境况也使得上海当代作出改变,除了大力推进面世新产品以外,上海当代还在网络营销、平台、管理等领域进行升级换代。为保持持续经营的能力,上海当代三大股东当代华晨和长安电动汽车集团公司日前宣布,将向上海当代提供资金支持,按照各别认购比例联手注资约9.42万美元(折合港币60亿),保证上海当代投资收益,协助其“重返赛车场”。那么问题来了,实际上倚靠注资就能让上海当代彻底摆脱现如今的困境了吗?
由盛衰微,上海当代迷惘的三年
首先咱们大体回顾一下上海当代一路上的产业发展心路历程。从2002年成立起,上海当代就如“开挂”般实现了在华宏伟目标产业发展,从年销5万台到产品销售冲破一百万台,再加了10年时间。2013年至2016年,上海当代已经开始进入颠峰时期,销售量分别达到103万台、116万台、106万台和114万台,年销售量均稳定在一百万级规模。
但好景不常,自2017年已经开始,销售量就已经开始一路上“狂跌接踵而来”。 从2017年到2021年,上海当代的销售量分别为78.5万台、79万台、71.6万台、50.2万台、和38.5万台。 销售量疲软也导致民营企业出现频仍净亏损,据公告显示,2020年上海当代税后净净亏损62.84亿,2021年净净亏损49.95亿。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上海当代急转直下呢?再者,萨德事件确实影响了韩系车在华的销售量表现;另再者,上海当代近几年也没有跟上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换代的节奏,其在动力总成新技术革新与智能互联技术应用上的反应也明显慢了;另外,吉利、长城、传祺等自主品牌快速突围,也使得国内部分消费者转移购车目标。
事实上,在销售量下滑期间,上海当代进行了很多积极的调整措施,从面世新车到调整经销商库存以及让利消费者等等。但事与愿违,上海当代所作出的努力似乎并没有改变其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截至目前,上海当代不仅没有找到可以根治销售量痼疾的良药,甚至已经开始进入可怕的恶性循环。
不放弃未来,大力推进电动化转型
尽管韩系车在国内市场大不如前,但它在全球市场上依旧混得风生水起,2021年当代华晨以666万台的销售量,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四。由此可见,当代华晨在全球电动汽车业中都具备领先水平,而且其还拥有深厚的技术储备,不光是在新能源车、前瞻技术层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当代华晨是目前为数不多拥有FCEV、EV、HEV 、PHEV四大新能源领域动力系统的全球车企。
前不久,现代华晨在2022年CEO投资者日上,公布了中长期电动化产业发展战略及财务目标。计划到2030年面世17款纯电动车型,其中当代电动汽车旗下11款,捷尼赛思旗下6款。为此,至2030年当代华晨将投资95.5万亿韩元(约4967.4亿港币)。另外,当代华晨还提出了包括捷尼赛思在内的中长期电动电动汽车销售量目标,即2026年达84万台,2030年达187万台。
要在8年内实现187万台电动车目标,难度非常大,而且离不开我国市场的支持。为此,当代华晨和长安电动汽车集团公司决定向上海当代注资60亿,重点是用在于电气化的布局。官方表示,注资是为了让上海当代能够应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电气化的产业发展,通过电气化的布局来不断提升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地位。
其实上海当代这几年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电动化布局,自“HSMART+”战略发布以来,上海当代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开发与生产的节奏,从昂希诺纯电动到菲斯塔纯电动再到名图纯电动,上海当代保持每年至少面世一款新能源产品的节奏。而在日前,当代旗下基于E-GMP纯电平台打造的IONIQ 5在国内的路试谍照曝光,新车有望在今年年底由上海当代引入国产。
还能重返主流赛车场吗?
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和充电桩的不断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在国内迎来了不错的产业发展势头。所以上海当代也想在新能源领域再次发力,并借此重返主流赛车场。但现实却是,上海当代的境况频仍不济,品牌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从改变自己到被市场接受再到销售量提升,注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更何况,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内卷”加剧,不仅各大传统车企明显大力推进了纯电市场的布局,而且还有很多造车新势力纷纷重新加入战局。这些新来者在推动新能源市场持续火热的同时,也让行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好的消息是,上海当代在积极改变。依托当代华晨全球顶尖的新能源技术,上海当代的新能源战略也在不断升级换代,E-GMP平台将持续为上海当代纯电动车型背书,也是上海当代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据悉,E-GMP平台除了即将要发布的IONIQ 5以外,还会面世IONIQ 6(定位中型轿车)和IONIQ 7(定位大型SUV)等车型,足以证明该平台的灵活性非常高。
作为全球第五大华晨的主力品牌,上海当代依旧有机会在我国市场实现逆转,不过由于该品牌在多个维度存在问题,所以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市场才能感受到新的上海当代。而轱辘哥也建议,借助这次注资,上海当代前进的步伐可以再大力推进一些。
当代电动汽车已经将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当作了其电动化转型落地的主要载体之一,并且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支撑其产业发展。至于这次60亿的注资额究竟会砸出多大水花,轱辘哥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虽说目前车市环境复杂多变,但在不断的技术投入中,上海当代重返主流赛车场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