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工业而言,晶片是产品神经系统,是核心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我省做为亚洲地区晶片消费需求最小的北欧国家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在晶片方面却根本无法努力做到自由民主,有许多中高档的晶片仍然严重倚赖出口。
而过分倚赖出口潜在性的风险是十分大的,要是被许多北欧国家VPR了,对我省而言影响是十分大的,许多民营企业甚至有可能陷于关停的状态。
也正即使意识到晶片的重要性,因此前段时间一两年我省对晶片自由民主十分重视,从北欧国家微观到地方性政府都在大量扶植晶片产业。
但是晶片锻造并不像衣服锻造那么简单,晶片锻造是一个高度复杂所以技术浓度十分高的行业,需要资本金投入的资本金十分巨大,因此对小民营企业而言,想锻造晶片几乎不可能,只有这些有整体实力的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资本金投入到晶片锻造之中。
所以即使对这些有整体实力的民营企业而言,在锻造晶片的过程之中也并非一蹴而就,有时并不是有钱有势了就能补救,但大多时候缺钱了的确是无能为力问题。
重庆百亿晶片工程项目
我省做为亚洲地区晶片消费需求最小的北欧国家众所周知,晶片市场是十分巨大的,假如我省有关民营企业能够独立制造出许多中高档的晶片,的确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正即使看到宽广的发展前景,所以前段时间一两年我省有不少地方性都推出了许多晶片工程项目,其中重庆弘芯是最众所周知的一个。
重庆弘芯积体电路设立2017年11月,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重庆临空经济技术经济技术开发区。
按照重庆弘芯的相关总体规划,重庆弘芯的12寸无厂工程项目计划投资额约2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04亿),主要投资工程项目为14奈米方法论工艺技术产线,总新增产能总体规划为每星期3GT5316SB0;7奈米以下方法论工艺技术产线,总新增产能总体规划为每星期3GT5316SB0;以及硅片级一流PCB产线,预计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将能产生600亿的年产值,直接带动劳工市场人员3000人。
假如弘芯顺利开展建成投产,它将成为大陆第1个具备制造7奈米以上晶片的供货商。
这个积体电路工程项目主要分为两期,一期总投资520亿,工程于2018年初开工,2019年7月厂房主体结构封顶;2期工程投资760亿,工程于2018年9月开工,目前还在建设之中,这两期工程项目预计投资达到1,280亿,截止2019年底,累计完成投资只有153亿。
而在一期完工之后,弘芯也从亚洲地区光刻机供应供货商ASML那里订购了一台中高档光刻机,在2019年12月的时候,弘芯积体电路还为这台中高档光刻机进行了隆重的进厂仪式。
所以在购入中高档光刻机之后,弘芯也是开始招兵买马,之前就没有媒体报道,包括弘芯在内的许多积体电路民营企业给到两倍的工资,从台湾许多积体电路民营企业挖走了上百个晶片锻造工程师,由此可见,弘芯对晶片工程项目的发展前景是充满乐观的。
重庆弘芯发展困难重重。
有时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虽然弘芯工程项目的发展总体规划十分宏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实也是困难重重。
从2017年设立到现在,弘芯的发展并不太顺利,特别是在2020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之后,弘芯的工程项目进展明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工程进展缓慢,不及预期
按照弘芯原来的计划,他们将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主厂房工程施工,并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建成投产,但截至目前只有一期工程完成了主体工程,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之中,而他们面临的困难却是一波接一波的到来。
2、供应商撤设备
近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有些设备供应商已经将原计划的订单撤销掉,至于这个消息是否属实,有待考究。
3、CEO萌生退意
2019年6月,蒋尚义担任中芯国际(00981)独董一职任期届满三年之后便辞任,随后就正式加盟了重庆弘芯积体电路(简称“重庆弘芯”),出任CEO。
但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有媒体报道称重庆弘芯因投资资本金以及设备未能到位,导致公司运营不如预期,另外受到贸易争端的影响,弘芯获取美国积体电路设备的难度越来越高,因此CEO蒋尚义就萌生了退意。
4、抵押光刻机
今年1月20日,重庆弘芯就将之前买的ASML中高档光刻机抵押给了重庆农商行,从而获得58180.86万元的贷款。
根据抵押资料显示,抵押的这台ASML光刻机型号为TWINSCAN NXT:1980Di,状态为“全新尚未启用”,评估价值为58180.86万元。
也是弘芯把这台中高档光刻机买过来之后,还没使用就拿去抵押了,由此可见,他们资本金缺口确实十分窘迫。
5、新员工推迟入职
前段时间一段时间有许多人在网上发布消息称,他们之前已经收到了重庆弘芯的offer,按照原来的计划,在年初的时候就应该入职了,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仍然没有入职。
而重庆弘芯之因此面临重重困难,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金缺口比较大,目前弘芯工程项目已经停滞。
根据重庆东西湖区政府于7月30日发布的《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文件(现已删除)披露,投资百亿的重庆弘芯工程项目运行近三年后,因存在较大资本金缺口,随时面临资本金链断裂风险,弘芯积体电路工程项目目前基本停滞,剩余1123亿投资难以在今年申报。
要严防“汉芯”事件的再次发生
对一个投资200亿美元的晶片工程项目而言,现在前前后后才投资了153亿人民币就吃不消了,剩余的1000多亿资本金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弘芯工程项目会出现资本金断裂呢?这里面投资者的资本金整体实力到底如何?
对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重庆弘芯的股权结构。
目前重庆弘芯总共有两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北京光亮蓝图科技有限公司,其持股比例90%,认缴出资18亿,另外重庆临临空经济技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持股10%,认缴出资2亿,所以这2亿人很有可能是重庆临临空工业发展集团实际缴的,这意味着北京光亮蓝图科技有限公司认缴的18亿目前可能实缴金额为0,这是相当诡异的,要知道同样是晶片锻造民营企业,中芯国际的注册资本是21.9亿美元,实缴资本也是21.9亿美元。
另外做为重庆弘芯的绝对控股股东,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也为18亿,但是该公司的两位大股东却都是自然人,控股股东李雪艳54.44%,认缴资本金为9.8亿,莫森持股45.56%,认缴资本金8.2亿。
但根据公开的资料查询,从李雪艳此前控股和参股的民营企业来看,认缴资本金最多也就400万元人民币,所以这些民营企业跟积体电路都没有任何关系。
另外一个股东莫森则似乎从未控股或参股过相关民营企业,网上也查不到相关资料。同时,这两人似乎也完全没有积体电路行业从业经验。
既然两个自然人股东没有积体电路从事经验,资本金整体实力也一般般,那为什么他们能够设立一个注册资本18个亿的公司来控股重庆弘芯,从而打造一个上百亿的晶片产业工程项目?
这里最有可能解释的通的是,两个毫无积体电路从业背景、所以资本金整体实力一般般人,拉上了地方性区政府,注册个注册资本金20亿的公司(实缴资本金仅2.01亿),再拉上有点名头的蒋尚义来打造一个表面看起来超级有整体实力的团队,从而去拉风险投资过来投资,还有可能去申请北欧国家产业基金的扶植,这怎么看起来有点像套路?
看到这个事情,我们不禁想起了之前一个很有名的事件,那是“汉芯事件”,汉芯事件的发生背景跟目前我省晶片行业所处的环境极其相似。
在20世纪初的时候,我省晶片也面临许多问题,当时我省也急需解决晶片自由民主的问题,然后推出了许多晶片扶植计划。
在这种背景之下,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就请人到美国花钱把摩托罗拉的一个晶片买过来,然后让工人把上面的logo磨掉,再印上汉芯的logo,这样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陈进自主研发的晶片,并成功骗过了众多专家的法眼。
在“汉芯”诞生之后,陈进一时名声大噪,各种科研资本金也源源不断的拨付下来,他的职位也不断晋升,后来即使有人在网上举报之后,陈进的汉芯事件才暴露出来。
但是在汉芯事件发生之后,我省对晶片研发工程项目的审核越来越严,结果导致我省晶片十一两年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而目前我省晶片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北欧国家到民营企业都十分重视晶片的研发和锻造问题,北欧国家和各地方性政府也推出了各种晶片产业基金,以此扶植晶片产业的发展。
但在晶片产业发展过程之中,我们需要用火眼金睛去看待所有的参与者,资本金必须用在刀刃上,不能让许多有不良居心的人钻了空子,这样才能早日让我省的晶片实现自由民主。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