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收资本过高,我给你列出三个弊端:
1、假设公司破产,你是按照注册资本金的限额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注册资本越高,你责任就会越大。
2、从借款利息税前扣除分析,过高的注册资本,可能会导致借款利息不能税前扣除。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9]312号)规定:“关于企业由于投资者投资未到位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扣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企业投资者在规定期限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的,该企业对外借款所发生的利息,相当于投资者实缴资本额与在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其不属于企业合理的支出,应由企业投资者负担,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上述文件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规定期限”这个词。就是说,认缴注册资本成立公司,支付的贷款利息能否税前扣除,取决于认缴的注册资本能否在“规定期限”内缴足。只要股东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期限内应缴资本额,就不属于投资者投资不到位,其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是可以税前扣除,反之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缴足其应缴的资本额,就属于投资者投资未到位,其对应不到位资金部分的借款利息不能税前扣除。
3、从税筹的角度给你分析下,注册资本过高,不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我们在注册公司的时候,股东出资是必然环节,那出资全部以“注册资本”列示?还是出资一部分作为“注册资本”列示,另一部分作为“借款”借给公司?哪种情况更好呢?下面就举个例子给你具体阐述一下。
几个朋友打算成立一家咨询服务公司甲公司,前期投入3500万元,应如何出资,才能使股东整体税负最低?为了便于分析,假设公司投入运营后每年实现利润总额195万元。
税筹方案(1)假设3000万元全部作为注册资本,如何纳税?
1)公司实现利润195万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假设不考虑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应纳企业所得税=195×25%=48.75(万元)
净利润=195-48.75=146.25(万元)
2)股东对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进行红利分配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146.25×20%=29.25(万元)
税后收入=146.25-29.25=117(万元)
税筹方案(2)假设以5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其余的3000万以企业借款列支,那这种情况又该如何纳税?
年利息=3000×6.5%=195(万元)
增值税=195/(1+3%)×3%=5.68(万元)
附加税=5.68×12%=0.68(万元)
个人所得税=195/(1+3%)×20%=37.86(万元)
共计应缴纳税金=5.68+0.68+37.86=44.22(万元)
税后利息收入=195-44.22=150.78(万元)
(三)节税分析
(1)如果全部投资均作为注册资本,公司实现的盈利为195万元,股东分配红利时,还需要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共计纳税78万元,税后红117万元
(2)如果以5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以外的投入为3000万元,以企业借款列支、同时向股东支付利息195元,则公司利润为“零”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关于利息收人、股东应缴纳税金合计44.22万元,税后利息收人为150.78万元、比全部作为注册资本多获得收益33.78万元。
最后需要注意一点:借款有利息,要签订借款协议(合同),协议(合同)中写明借款年利率,到期时间,按协议中约定的借款利率计算支付利息。
综上所述,企业的注册资本高是代表一个企业的实力,但是也不是越高越好,还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额度。
你的意思目前公司的注册资金是认缴,股东实际投资已超过认缴金额,可以验资后到工商部门修改为实缴,但要注意,会计师事务所在验资的时候需要提供的凭证为股东个人汇入公司基本户的款项,并备注为投资款,如果不是这样流程的估计验资无法通过。其次资本金高低证明公司前期股东投资也是公司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上限,如果行业本身没有资本金限制,资本金可以调整,但是作为一家4s店建议不易过低,对以后签约项目、引入合作有会制约。
没啥弊端,就是公司有可能太有钱了而已。
有限责任风险高
实收资本高,往往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在报表上,可以降低负债率,有利于融资,对税收没有影响。不利方面是,注册资金过高,会形成资本结构不合理,从综合的财务管理角度是不提倡的。如果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会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行成资金冗余。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