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直接关注
股票那些事儿(号:gupiaostory)股市早间预告,每日盘前推送当日重磅消息和爆炒个股。股票那些事儿,进入股市不可错过的投资参考!“委里已经将混合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意见上报给了国务院,对已实施或将要实施员工持股的地方国企设定了一个红线,就是不得造成国有资产流失。”5月28日,接近国资委的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企在A股上市的公司中,已有15家公司发布公告披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这15家公司分别来自9个省市地区,数量最多的来自广东,有5家,上海和湖北居其次,均为2家,云南、青海、辽宁、山东、河北、内蒙古等省份各有1家。
上述人士认为,现在实施员工持股的国企还不多,因为中央还没有出台规范意见,很多国企在观望不想抢跑,而顶层设计文件正式出台后,会有更多的国企加入到员工持股的试点队伍中来,员工持股的高潮那时才会到来。
员工持股潮起
事实上,混合制企业员工持股的试点早已开始。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一些省份的国资整体改革方案草案要求,在2014年上半年出台混合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办法,在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时,允许关键岗位的经营管理人员、技术核心人员、业务骨干同步出资入股参与企业改制。
“上海走在了所有省份的前面,是第一个提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地区。”5月27日,国资委一位人士称。
真正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兰生股份,于去年5月7日正式宣布试水员工持股。兰生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是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占总股本持股比例为51.47%,而上海国资委是其实际控制人。
根据公告,兰生股份将在贸易板块4家全资子公司中,选择其中一家作为改制平台,以经营管理团队、业务骨干为主,出资设立一家或数家有限合伙制企业作为员工持股企业。兰生股份与员工持股企业共同对平台公司增资,增资后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不超过1亿元,其中兰生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1%,员工持股比例不超过49%。
无独有偶,作为兰生股份的同城兄弟,上港集团晚些时候宣布了一份向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发行不超过4.2亿股定增预案,由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长江养老-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专项产品”进行管理。
而试点公司最多的则是广东。白云山内部人士表示,在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合理的再融资安排,落实员工持股计划,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记者注意到,试点企业所属行业五花八门。如,鄂武商A是百货业,老白干属于食品酿酒,山东黄金属于有色,白云山属于医药,东莞控股属于交通运输,兰生股份属于批发业,云维股份则是石油加工,还有来自钢铁和制造业的多家企业。
至于持股方式,15家试点企业中9家采用了自行管理本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另外6家将本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委托给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机构。此外,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权来源上看,14家试点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方式让员工持股,只有伊利股份一家采取了从二级市场上回购股票的方式。
如何杜绝国资流失?
国资委官员曾表示,更愿意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确定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权来源,不宜通过转让存量股权的方式让员工持股。
“把企业存量股权量化给个人的这种形式,实际上就是把国有资本卖给个人,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的资本就会减少,就会改变企业的国有性质。”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银河证券总裁顾问左小蕾对此也有忧虑,她认为,国企员工持股要过两道坎:一是理的坎。国企是全民资产是一般共识,全民资产怎能由少数人持有?二是法的坎。股权激励是从外国主要是美国拿来的,外国的企业是私人企业,财产属于私人财产,私人有动用自己的财产的权利包括用作股权激励的权利。
“国企员工持股迈不过这两道坎,就有国有资产流失合法化之虑。”左小蕾说。
员工持股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事情确有发生,有些公司以较低的价格向内部员工发行股票,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入了少数人的口袋。2002年至2004年,国企改制中MBO(管理层收购)的员工持股方式一度十分流行。但在相关配套制度和制约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员工持股最终导致了利益输送等严重后果,进而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但肖毅敏认为,员工持股不仅可以推动混合制改革的发展,而且能够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形成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体,是应该扩大试点的,不能因为怕国有资产流失而停止改革步伐,现在试点和以前的教训为现在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尽管业界还有顾虑,推行员工持股的国企上市公司还没有形成潮流,但主导改革的部门已经下定决心,趋势和方向已确定。2014年6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放宽了员工持股计划各方面限制。今年1月12日,国资委审议了这一文件。
5月25日,国资委发布的《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提出,今年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这个管理办法和之前的指导意见都是同一个文件,从调研到成文已经一年了,该文件为改革设定了红线和底线。”上述消息人士称。(来源:华夏时报)
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央企激励分配政策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中央企业激励分配政策,稳妥推进中央企业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扩大分红权激励试点实施范围,积极推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工作。
国资委规划局相关负责人29日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在“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国资委将进一步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织攻关,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发挥央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近年来,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新挑战与新困难。如: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原创能力仍显薄弱,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基础零部件等领域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科研人员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科技投入仍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快,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根据安排,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细化和完善现有的针对科技创新的考核指标体系,继续对考核期内获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企业予以年度加分奖励,加强对科研型企业开展重大共性基础研究和重大行业标准制修订等工作的引导、研究促进工业类企业和部分服务类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考核政策等。
另外,国资委还将实施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战略,积极构建支持创新的投融资平台,推动设立中央企业创新投资基金,筹集创新资本,加大创新投入,转换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推动科技与资本有机结合。
在加强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和推动方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等。(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资委统一地方国企改革步伐:稳妥有序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国资委的《工作计划》表明了整个国资系统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是积极推进,但在方式上会更稳妥有序,因此将着重指导下级国资委加快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制,落实监督责任,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下称工作计划),提出四大方面二十五项措施,包括指导推动地方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指导推动地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
26日,国务院国资委法规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工作计划系每年的日常工作,只不过此前从未披露,该文旨在进一步做好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全面落实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由于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迟迟未出台,一度热议论的国企改革热潮有降温之势。此时,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计划内文却对地方国资改革传递出积极稳妥的信号,即方向上积极推进,方式上强调稳妥有序。
管资本为主的内涵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卢永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作为国务院的特设机构,国务院国资委与地方国资委并没有隶属关系,只有工作指导。因此,《工作计划》只有指导意义,而无强令执行之要求。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计划内文,各级国资委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关于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密切结合自身实际,统筹推进指导监督的各项工作。要牢牢把握出资人代表职责定位,指导下级国资委坚持依法履职,深入落实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要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指导下级国资委做好改革方案的研究制订和贯彻实施,使本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在依法合规、规范有序、监管到位的基础上推进。要着力加强和改进出资人监督,指导下级国资委加快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制,落实监督责任,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对于如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此前各路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和中央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担纲撰写的“383改革方案”中提出,国资改革要参照新加坡淡马锡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建立和完善出资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财政部 、发改委、工信部等公共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研究制定各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目标、考核办法,国资委应根据“一企一策”的要求对若干家国有投资运营公司进行监督。
但是这一思路也颇多争议,国资委作为被改革的舆论中心一直未发声。2014年底,在央企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表态称,国资委2015年将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将企业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把该企业行使的权力都放给企业,把不该企业负担的包袱都卸下来。”
根据这一思路,一年多以来,国资委取消和下放了上百项审批权,进行自我革命。除了收缩管企业的手,国资委也必须要向管资本转变,究竟该管些什么,《工作计划》中初现端倪。
按照李锦的分析,国资委在计划中拟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推进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有关职责下放工作,并指导地方国资委按照企业功能分类开展业绩考核工作,完善考核目标确定机制,突出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加强企业价值管理。同时,加强对地方国资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分类指导。李锦认为,国务院国资委事实上强调了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内容在于注重统计、预算和价值管理。
国务院国资委回应地方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作计划》中,国务院国资委各司局均有指导推动地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动作。如产权局将加强对地方国资委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情况的指导和监督。(产权局)改革局则打算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还将会组织召开部分地方国资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组织部分地方国资委参加“企业讲习所”,推广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相关经验。
改组局则指导地方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建设规范董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分配局将指导地方国资委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中长期激励及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等工作。企业干部一局研究起草关于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地方国资委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指导。
在这些工作计划中,员工持股试点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最为引人注目。毕竟去年以来,20多个地方国资委公布的国企改革方案中,不少已经开始推动员工持股试点,有相当多国企上市公司先后“试水”。
去年5月28日,兰生股份 (.SH)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先锋,宣布拟在贸易板块实施“将经营者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改制方案”。即公司拟在贸易板块的四家全资子公司中,选择一家作为改制平台,以经营管理团队、业务骨干为主出资设立一家或数家有限合伙制企业作为员工持股企业,兰生股份与员工持股企业将共同对平台公司增资,增资后兰生股份持股比例不低于51%,员工持股企业持股比例不超过49%。
去年12月3日,老白干酒业(.SH)公告拟以23.58元/股定增,募资不超过8.25亿元用于偿还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汇添富资管计划拟认购的541万股均为公司高管和员工参与的持股计划,总金额不超过1.3亿元。类似的高管和员工持股计划在去年频繁出台,有的企业做法过分被叫停,引起外界对国资委态度的怀疑。如今《工作计划》明确了将会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则意味着试点并没有停止,而是由下至上推进。
李锦认为,员工持股工作不是全面推开,而是应该有推进的特定范围,地方国企则从旗下二三级公司开始试点,中央企业体量庞大,应从四级公司以下开始推进才比较稳妥。
企业干部一局表示要研究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一消息会令央企绝大多数管理层感到振奋。毕竟在此前的央企限薪令中,不少管理层与中组部直接任命或国资委任命的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一同被降薪,打击了不少国企管理层的积极性。李锦认为,只有真正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才能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才能真正发挥管理层的作用,管理好国企。国务院国资委表示研究职业经理人制度,则意味着国企人事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
事实上,这一点也是呼应了此前上海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方案中打算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做法。
李锦认为,国资委的《工作计划》表明了整个国资系统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是积极推进,但在方式上会更稳妥有序,因此将着重指导下级国资委加快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制,落实监督责任,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工作计划四月底已发给各地国资委。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召开全国国资委系统指导监督工作座谈会及全国国资委系统规划发展座谈会,加强对地方国资委央地合作工作的指导。上述两个会议正是《工作计划》内容的延续。(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员工持股类主题投资升温 两维度掘金7只龙头股
昨日,在汇金减持四大行等利空消息发酵下,沪深两市股指跌幅均超6%,上证指数跌幅高达321点,收于4620.27点;个股方面,沪深两市超500只个股跌停,跌幅超9%以上个股也高达941只,但可喜的是,部分员工持股概念股表现相对强势,昨日新公布员工持股计划预案的4只个股中,除高新兴停牌外,百洋股份、奥克股份涨停,永贵电器涨幅为7.98%,显示了员工持股这一主题性投资机会正逐渐升温。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31家公司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已实施43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5家,董事会预案有33家。从股东类型来看,有15家上市公司为地方国企控股和央企控股,其他均为民营企业。
从上述131只个股月内市场表现来看,逾九成个股跑赢同期大盘,其中通鼎互联、顺荣三七、利欧股份、精诚铜业、金新农、华伍股份等6只个股月内股价翻番,中安消、智光电气、九牧王、科远股份、恒顺众昇、星宇股份、达意隆、金运激光、阳谷华泰、威创股份和康芝药业等多只个股月内涨幅均超50%,但值得注意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刺激股价大幅上涨的惟一因素,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在131只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个股中,有44只个股是通过定向增发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的,定向增发后购买互联网+、文化等新兴产业资产以及定向增发中有知名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也进一步刺激了公司股价上扬。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政策支持利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国企类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开展,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计划提出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
对此,国泰君安表示,预计未来几年员工持股计划在A股市场将得到迅速发展,是新的事件性投资机会。一方面,员工持股计划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政策上能得到较强支持;另一方面,相较于股权激励和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在对股价影响、对员工激励和税收上均有显著优势。
投资时点上,国泰君安也表示,定向增发型员工持股预案公布前后,股价往往呈现阶梯式上涨:公布前一段时间,存在公司降低定增成本预期,股价相对不涨;公布后一段时间,存在预案能否通过证监会的不确定性,股价相对也不涨;只有在公布前后短暂几个交易日里,股价会出现爆发式上涨。
个股选择上,信达证券表示,1。建议关注海南海药、瑞康医药等相对员工持股成本涨幅较小个股。2。基于已完成员工持股计划个股当前股价普遍高于公告时点股价,建议关注仍处于员工持股计划预案阶段且涨幅较小个股,如歌尔声学、隆鑫通用、佳讯飞鸿、比亚迪、贝因美等。(来源:证券日报)
96%的人看过此文会关注下方:
股票那些事儿(gupiaostory)
爆炒个股第一时间送达!
(长按下面二维码,自动识别,直接关注)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