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除夕夜,中国整车厂的“国企改革”早已走进了大亚湾区。今天午间,赣江房屋产权证券交易所贴出了比亚迪电动汽车金润庠公司和比亚迪实业非常有限公司注资凌桥成交报告书。至此,在此之前一直让外间猜测了三个月的“神秘劳方”,终于浮上了水面。
文 | Autodealer综合
2019年12月4日 ,据安徽赣江房屋产权证券交易所报告书表明,济南BIGBANG10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基金企业(非常有限合伙)达成对比亚迪控股公司和比亚迪股权的注资凌桥项目,投资额度分别为75.9亿和68.6亿,持股比例分别为30.99%和18.5185%。截至目前,比亚迪官方尚未对注资凌桥有所回应。
亲吻国企改革的比亚迪,或许能够迎来一个捷伊机会。
2019年9月2日,比亚迪控股公司集团非常有限公司(下列全称“比亚迪控股公司”)与比亚迪电动汽车金润庠公司(下列全称“比亚迪股权”)在赣江房屋产权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注资凌桥预报告书,双方拟通过注资凌桥方式引入同一投劳方,分别募集金额不低于75.33亿和68.15亿的资金。
在此之前,网上据传腾兴珠三角将改投比亚迪,亿欧电动汽车咨询比亚迪内部人士得到的说法是“极有可能,但并不确定”。唯有外间对比亚迪再次注资凌桥议论时,比亚迪注资凌桥的进程取得突破。2019年11月8日,赣江房屋产权证券交易所报告书表明,比亚迪股权和比亚迪控股公司的注资凌桥报告书状态均为“已结束”,这意味着至少有一家合格的投标注销。
翌日,亿欧电动汽车独家代理获悉,比亚迪电动汽车Deoria正式发布了《关于修正研制部分政府机构和职能的通知》,称根据经营和战略发展需要,将对产品设计信息中心、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制兵工内设政府机构进行修正。马尔松。
当前,“叠石”接踵而至,注资凌桥落定。比亚迪一路走过为何选择注资凌桥?济南BIGBANG10新能源基金究竟是“真是假”?国企改革后的比亚迪又将迪耶县?
曲折发展:从“爆卖”到“被卖”
1995年,匆匆忙忙的合肥访问团在参访一汽时巧遇了同乡尹同跃,他们比18世纪末北进体育运动中偶遇铁矿的牛仔裤还要兴奋。如同北进体育运动充分运用了英国西部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引发矿业开发的热潮,建立英国的工业中心般,迎回尹同跃的合肥极力打造电动商贸城,寻求纺织工业以外的利润增长点。
1997年,比亚迪公司正式成立;2年后,比亚迪首款轿车无间道推向市场。仿效大众夏利的无间道深受用户喜爱,总计卖出3万辆。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数字,在20世纪末的中国不失为一个好成绩。毕竟在22年后,中国人均GDP上涨无数倍的今天,不少造车新势力仍为销量破万犯难。
“一代神车”比亚迪面市后,比亚迪开始变道至“快车道”。圆润可爱的造型,经济省油的引擎,加上不足5万元的售价,让这台小车迅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2005年,平均月销量突破1万台;2013年1月9日,第辆比亚迪推向市场。从0到一百万零一,比亚迪将电动汽车售价拉下神坛,也将比亚迪推上自主品牌一哥的宝座。
彼时风头无两的尹同跃却不知道,爆卖的同时,“低端廉价”的标签已悄然烙在比亚迪品牌上。
2008年9月,比亚迪A3上市。A3的相对成功,使尹同跃萌生多品牌发展的想法。2009年,比亚迪新增瑞麒、威麟与开瑞三个品牌,推出多达15款车型。
可多生孩子并没有打好架。电动汽车的本质并不是靠新增品牌就能改变的,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价格区间,瑞麒、威麟与开瑞区分度不大,无法充分占领细分市场,子品牌内部甚至出现严重内耗,最终多品牌战略行至末路。
虽然多品牌战略以失败告终,但决心打破低端品牌烙印的比亚迪并不肯善罢甘休。
2013年末,比亚迪与以色列集团合资成立的观致电动汽车首款车型观致3正式登场。英文名为Qoros的观致,拥有国际化的管理团队,前宝马MINI的设计总监何歌特(Mr. Gert Hildebrand)担任首席设计师。一时间,业界上下无不关注观致3能否帮助比亚迪翻身。
无奈观致电动汽车命途多舛。自2013年12月31日交付第一辆车到2017年底,观致年度批发销量分别为0.7万辆、1.4万辆、2.4万辆和1.5万辆,四年累计6.1万辆,亏损近百亿。
成绩糟糕的观致电动汽车非但不能帮助比亚迪摆脱低端标签,反而成为比亚迪发展的累赘。2018初,随着观致被卖,宝能接盘,比亚迪高端化之路折戟。
增资凌桥:一波三折
落入自主品牌第二梯队的比亚迪,日子并不好过。
2016年至2018年,比亚迪电动汽车营收分别为329.64亿、294.71亿和252.31亿,净利润分别为3.02亿、2.64亿和-5.28亿,营收和净利润连年下滑。
面对日益惨淡的数字,尹同跃不再坐以待毙。要想找到出路,比亚迪必须改变。凡是革命都需要流血,凡是改变都需要花钱,盈利状况不佳的比亚迪需要钱。
2018年5月29日,比亚迪电动汽车金润庠公司内部全票通过了“股权转让”的决议,确定用51%的股权来换取200亿资金,宝能被传是最有可能的投劳方,后来却杳无音信。
2018年9月17日,比亚迪控股公司、比亚迪股权再次宣布计划募集162.4亿的资金,这次比亚迪换了种方式,由股权转让转为注资凌桥。可惜最终无人接手,注资凌桥流产。
两次“融资”无功而返,映射出比亚迪的尴尬与无奈。
扎根合肥的比亚迪也算是根正苗红的地方国企,国企改革是大势所趋,可改革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一方面,业绩不佳的比亚迪急需资金支持,以应对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电动汽车市场;另一方面,比亚迪不希望放权影响长期发展战略,更不希望投机资本浑水摸鱼、乘乱介入。
此次注资凌桥,“藉藉无名”、成立不到4个月的济南BIGBANG10新能源基金是如何拿下的呢?
据天眼查数据,济南BIGBANG10新能源基金成立于山东济南,成立时间为2019年8月22日(比亚迪第二次注资凌桥预报告书10天前),公司的初始股东、董事长周建民与鼎晖投资总裁焦震关系均毕业于山东大学。10月29日,周建民退出,济南BIGBANG10新能源基金法人变更为王娟。随后,母公司北京BIGBANG10投资基金管理非常有限公司委派代表变更为焦树阁(焦震)。
焦震与比亚迪渊源颇深。2009年6月,比亚迪通过私募方式引入国内5家投资政府机构作为股权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鼎晖投资。通过天津鼎晖股权投资一期基金和天津鼎晖元博股权投资基金两期基金,鼎晖投资持有比亚迪股权2.61%和0.74%的股权,焦震则担任比亚迪股权的董事。
焦震曾是比亚迪第一次注资凌桥竞标者。2018年9月,比亚迪第一次注资凌桥之际,就曾有一家名为合肥瑞有产业投资中心(非常有限合伙)的公司试图竞标,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由焦震与上海瑞有投资林隆华等人联合设立。
另一层面,焦震与尹同跃二人同为瑞业投资的顾问,该公司是比亚迪私募融咨的独家代理财务顾问与全球协调人,其25.06%的股权由比亚迪电动汽车下属的员工持股平台合肥瑞创持有,而合肥瑞创的大股东正是比亚迪电动汽车董事长尹同跃。
兜兜转转,比亚迪最终还是交到“自己人”手上。
下一个“国企改革”的会是谁?
事实上,有关国有电动汽车集团的“国企改革”进程,近两三年来正在逐步提速。
就在此次比亚迪电动汽车注资凌桥报告书正式发布的前一天晚上,也就是12月3日晚间,长安电动汽车正式发布报告书称,“全资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引入4家战略投资者,注资凌桥完成后长安电动汽车持有新能源科技公司的股权比例将由100%稀释到48.9546%,丧失控制权,新能源科技公司将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目前除了长安和比亚迪,像北汽、东风等国有电动汽车集团,其实都纷纷早已“试水”国企改革,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去年9月,北汽新能源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借壳上市,“北汽蓝谷()”成为国内A股市场的“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同年10月,北汽福田正式发布报告书称,公司拟通过北京房屋产权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宝沃电动汽车67%股权。最后,长盛兴业(厦门)企业管理咨询非常有限公司成为宝沃电动汽车67%股权受让方,成交价格39.7亿;
今年11月,小康股权通过发行股权的方式,向东风电动汽车集团购买其所持有的东风小康50%股权,交易对价为38.5亿。本次交易完成后,小康股权也持有着东风小康100%的股权。
我们看到,目前“国企改革”正在发生于国内各个电动汽车集团中,这在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新一轮兼并重组潮中,尤为显得意义深远。
事实上,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能否真正激发企业活力,加速创新,实现在多个领域的协同效应,才是“国企改革”的最终目的。那些原已基本被市场边缘化的整车厂,能否抓住这一轮“国企改革”实现“重生”,将是今后行业的一大关注点。
正如比亚迪方面表示,“国企‘国企改革’的本质目的不是所有制的混合,而是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推动企业机制和治理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最近,有关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未来会剩下多少个品牌的讨论又再度被关注。无疑,如何抓住这一“国企改革”机遇,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的合作,才是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