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副标题:亚洲地区专利权出资概要遭遇难题预测
责任编辑对专利权出资与其它专利营运商业模式的差别展开说明,并从亚洲地区目前出现的两种专利权出资商业模式相关事例展开进一步研究,归纳概括出展开专利权出资的过程中遭遇的主要就难题。
一、专利权出资与其它专利营运商业模式的差别
专利权出资是指专利权其他人以能够司法机关受让的专利使用权总金额,投入新设立的正股公司以赢得股东资格证书或者在正股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赢得股权的出资方式。专利权出资与其它专利营运商业模式的明显差别在于是否合乎以下四个前提:
前提1:出资方、受资民营企业及专利具有市场主体、他者;
前提2:出资方所持专利及保护的技术方案;
前提3:出资埃尔博尔县以专利出资后,在受资民营企业的股权所持占比或按照专利产品的销售量提成。出资方参与先期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协力冒风险。
而其它专利营运商业模式如:专利许可证与受让、重新组建专利池、专利债权融资等都不能同时合乎以上四个前提。
二、专利权出资概要主要就商业模式
(一)专利入股
以专利做为出资,在受资民营企业占据股权,简称专利入股。
事例一:专利权人为什么XX,所持:TiCN基Lanvollon电机枪械的制造。杨先生在日本研习和工作期间,研制和申请了此项发明者,在2013年5月回到亚洲地区后,与其它数位化出资人,准备协力设立无锡YY粉末冶金非常有限公司。其中杨先生的专利及技术做为有形资产出资,其余出资人以资本金和Harcou等应收账款出资。在设立公司前,杨先生委派某专利全权机构对该专利技术展开专利商业价值评估结果,经评估结果在成交价时点2013年11月20日的市场商业价值为480多万元人民币。
之后杨先生持上述评估结果调查报告,在请示其它出资人的提议下,以该专利技术做为300多万元有形资产出资,于2013年12月设立的公司总资本金为1500万,有形资产所占比例为20%。杨先生及其它出资人协力向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设立公司,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校正评估结果调查报告、财务会计申请文件调查报告、由车管所开具的(全体人员出资人普遍认可评估结果调查报告,同意杨先生以有形资产出资300万,并签名)的登记材料。杨先生将原专利受让给新设立的无锡YY粉末冶金非常有限公司。(最新的政策变化,专利权出资已不再要求递交专利权的申请文件调查报告和评估结果调查报告)
该事例是典型的专利出资和受资的民营企业营运,将专利做为有形资产,成为出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先生做为专利/技术的所持人,以有形资产做为出资,在新设立的无锡YY粉末冶金非常有限公司中占据股权,成为最大的股东和新公司的总经理,通过所持股权,确保了技术秘密在保密状态下的有偿受让,降低了风险,也为杨先生带来长期的收益。同时,所有出资人的一致普遍认可和车管所登记、以及请专业服务机构开具专利商业价值评估结果调查报告也是该事例活动顺利推进的因素。
(二)技术合作
通过(专利+技术+人才)的合作形式,解决了先期技术实施的难题。
事例二:西南大学与雅迪科技集团非常有限公司2015年3月20日,举行了专利受让签约仪式。西南大学以技术使用入门费1200多万元加先期产品销售提成的前提,将名为“电动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的专利技术受让给雅迪公司。该专利由薛荣生教授团队研制完成,并于2012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据西南大学科技处介绍,“电动锥盘离合凸轮自适应自动变速轮毂”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用该技术制造出的电动车,能在15度坡路上载重正常行驶,且节能近30%。西南大学已就该技术递交了PCT国际专利申请,2014年获美国发明者专利权。该专利发明者摘要中指出:“本发明者能使电机输出功率与车辆行驶状况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态,实现车辆驱动力矩与综合行驶阻力的平衡控制;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展开换挡变速,利于车辆和机械动力设备高效节能,同其它自动变速器相比,本发明者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适合于轮毂处安装,适合电动自行车体积小轻便的特点。”双方已就加强合作,搞好产品设计,加快产品开发,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达成共识。
通过技术合作,以专利做为合作支撑,引入人才团队,为后期的民营企业营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被出资民营企业成长发展情况
通过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可避免专利产品在市场上遭遇侵权。如果专利存在严重瑕疵,无法有效保护技术方案,任意一个竞争对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模仿,那么对受资民营企业来说,这个专利将一文不值。因此在专利出资过程中,如何发现和控制风险,是影响被出资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因素之一。
此外,被出资民营企业是否能掌握技术,在生产经营中应用并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性能,也是民营企业成长发展的又一因素。
最后技术和专利本身的先进性,以及是否能产业化应用,也是被出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实践校正的,并且在先期的生产经营中展开改进。
四、专利权出资遭遇的主要就难题
在走访和调研过程中,对专利出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归纳概括如下方面:
(一)信息不对称
专利出资的出资方和受资方如何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出资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专利出资方即所持专利/技术在寻找有意受资一方时,筛选该技术所属产业领域的龙头民营企业,或通过第三方的服务机构来提供中介对接。同时选择服务机构也有助于出资方编写整理专利/技术的背景介绍材料,吸引受资方的兴趣促成合作。亚洲地区众多个人发明者人在专利实施和转化过程中难题和难点主要就原因之一就是不能提供出相关证明材料吸引受资方。
对于受资方,如何筛选和找到合适的专利/技术,同样也会遇到信息对称的难题。相对而言,比出资方会更容易解决,主要就可通过专利检索和开展调查和评估结果筛选出合适的技术。在洽谈初期,为避免合作对象漫天要价,受资方也会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去全权洽谈隐藏身份。
(二)商务谈判缺少服务支撑
在促成专利出资的商务谈判过程中,也凸显出专利评估结果难、潜在的风险防控、谈判代表能力不足等难题。对于重大专项,必须有专业的团队参与其中,各自发挥所长,完成专利评估结果、法律服务、商务谈判等相关工作。
(三)职务发明者的收益分配难
调研制现,高校的专利/技术在专利出资和许可证受让的过程中,焦点在如何解决职务发明者人的收益分配难题。广东工业大学的科技处在实践中就非常重视职务发明者的难题,通过输出(专利+技术+人才)的形式,能兼顾到高校、受资民营企业和主要就发明者人的各自利益,实现共赢。
(四)服务机构的增信不足
对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人才团队、提供的服务商业模式,概括的难题和难点包括:如何通过检索和筛选调查出合适的专利/技术项目;如何整理和编写专利/技术的招商材料;在服务过程中如何保障合理收益,避免服务对象越过服务机构或者无法收取合理服务费的难题;如何取得服务对象的充分信任和长期获利的难题等。对此,服务机构应发挥自身的第三方优势,集合人力资源提供立场中立的服务。部分重点项目可以分担风险、承担责任,甚至在出资合作后,也在新设立的民营企业中持一部分股权,参与和伴随被出资民营企业成长。
在调研过程中,服务机构反馈的焦点难题在目前知识产权出资最大的难题是流动性差,要第三方增信。从大数据来看,知识产权民营企业较优质,风险总体可控,政府设立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会更有积极性。
(五)出资过程中税负过重
研究调研过程中,专利权出资的出资方和受资方普遍对当前的税负政策存在疑惑,如果按照专利商业价值评估结果额展开税费的征收,根据国发〔2014〕14号、财税〔2015〕41号文的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有形资产出资需要缴纳民营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极大地限制了很多初创型科技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由此,财税〔2016〕101号文第三项对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实施选择性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民营企业或个人可以选择适用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投资入股当期可以暂不纳税,允许递延至受让股权时,按股权受让收入减去技术成果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差额计算缴纳所得税,从2016年9月1日起执行。
五、专利权出资需要的支持和服务
专利权出资的出资方和受资方,即服务对象,需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了解专利权出资的模型和其中的风险。在专利权出资的合作过程中,提出服务需求,制定和支付合理的服务预算,寻找合适的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需要的具体服务商业模式另行预测,不在责任编辑中详细阐述。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李星婷.《西南大学薛荣生团队自适应变速系列专利挣回受让费上亿元》.科技日报,2015年4月8日刊。
责任编辑: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