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8月23比藏西县(中新财经新闻 宫宏宇)近日,关于“金融机构商业活期存款超100万的贷款人商业活期存款将被永久性注销”的最新消息在网路上散播,引发许多贷款人担忧。
央行QQ社会公众号22日转贴中国网络联手澄清网络平台的该文称,网传“8月开始,金融机构将永久性注销部份商业活期存款帐户”实为流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人民金融机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商业金融机构法》等法规,金融机构必须保护商业活期贷款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再次出现的金融机构注销帐户情形也需要遵从相应的法律程序,不存在单凭这份公告或所谓的内部文件就注销帐户的情况。
图源:网络联手澄清网络平台
“要注销商业活期存款”流言何来?
上海澄清网络平台索引发现,自今年3月起,网路上就再次出现各种冠上“金融机构不可思议重大决策”“金融机构重大改革”等副标题的最新消息,来源均为网友个人或名叫“**财经新闻说”“**科技”的自新闻媒体。这些帐号发布的内容基本相同,意思是“金融机构有新重大决策,将永久性注销部份商业活期存款帐户”;“施行时间”则不一样,有的是比较模糊不清,也有的是说是“8月”“9月”等。
中新财经新闻也注意到,现阶段在许多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上仍有类似最新消息在散播,有财经新闻帐号“改图”地写到,“商业活期存款注销给贷款人带来了巨大的诸多不便和疑惑,忽略了贷款人的权利。”更有网友在流言下回帖称,“钱存金融机构不可信赖了,有钱有势赶紧存去国外。”
金融机构与否有权注销商业活期存款?
那么,金融机构究竟与否有权注销贷款人商业活期存款呢?
刘佳金融执行官副研究员董希淼接受中新财经新闻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只有人民检察院才有权注销举报人的金融机构商业活期存款及其他资金,金融机构会依照高等法院协助执行申请书等卷宗展开注销,时限不得超过三个月,即将到期如果不继续申请扣押(注销),则中止注销。
同时,在现阶段的反电信公司网络诈欺工作中,公安部门也会通过金融机构对贷款人商业活期存款帐户展开辅助性注销(辅助性支付)。
“除此以外,即便是中国人民金融机构,也有权注销商业活期存款帐户和商业活期存款。”董希淼强调。
谈到这类流言裂解的原因,董希淼认为,一方面部份自新闻媒体帐号利用人们的忧虑心理博得网络流量,另一方面也反映非正统电信公司网诈工作造成的帐户突然注销给贷款人带来了许多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同时,未来要继续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加强投资者教育。(完)
咨询热线
0755-86358225